环境监测借力“互联网+”多面推进绿色生态

2016/1/29 9:30:41

      如今,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掀起,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好这一现代化工具。作为时下焦点所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又将如何与“互联网+”相融合?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和在线交易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及具体任务。

      继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提出了包括创业创新、现代农业和智慧能源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而生态绿色是11个重点行动中最先下发实施方案的领域,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显示出国家推动“互联网+绿色生态”的决心。同时,借力“互联网+”无疑也是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之一。

      监测数据进一步完善

      对于如何具体行动,《实施方案》首先明确要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正迅速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在约7000个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污染源监测自动设备,并着手开展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污染源监测中心建设联网工作。从2009年开始,江苏、成都、山西等地纷纷搭建省级环保物联网,实现资源环境的实时监测。

      据媒体报道,2015年,我国不断强化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环境监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省级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32个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全部完成市级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但是,专家指出,数据不全面、大多数据库成为孤岛、公众获得数据难度大、数据库资源的二次开发和信息服务不够等仍是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对此,《实施方案》强调,将结合各有关部门对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动态监测预警成果,完善部门间数据资源、文献资料等信息共享机制,会同地方政府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实施方案》还明确将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利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成果,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将积极推动生态红线监测、生态红线一张图建设。全面强化生态安全的网络化监管。开发监测信息管理共享服务平台,提升监测的效率和质量。

      那么,在相关监测数据得到进一步系统全面,共享机制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环保部办公厅信息办副处长詹志明曾公开表示,目前环保数据的标准化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当前环保业务应用的数据类型就多达几十种,来源于不同的数据生产部门,其组织管理的方式、标准、参考体系也各不相同,给环境大数据的快速形成与综合应用提出了挑战。环境污染防治是一种典型的跨行业、多类型的大数据综合业务应用,标准规范的不统一,使得系统和系统之间难以对话或对话的成本很高,需要开发很多转换接口,数据难以真正流动起来。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环保,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实时发布。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公众参与环保,《实施方案》也提出将健全、完善网络环境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平台。畅通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利用网络平台对环境保护案件、线索、问题进行举报,构建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互联网+”资源循环

      在环保领域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也是重点之一,如何将废旧资源回收,使资源利用更加可持续,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都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就曾明确指出,无论是从国内能源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看,还是从全球发展趋势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看,我国都无法继续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机遇期,必须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对此,《实施方案》强调,将制定《“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方案(2016-2020)》,对“十三五”时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进行总体布局,确定重点任务,明确保障措施。

      同时,还将起草下发《关于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推动回收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从松散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型、效益型方向转变。

      有观点认为,资源回收的网络体系不完善,网点建设不合理,在运用互联网科技平台的不完全等是我国资源回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实施方案》指出,将支持回收行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并选择部分特定产品,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推动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审核评价标准中纳入有关指标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还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回收平台共建将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的鼓励支持方向。